# ShardingSphere详解 - 事务实现原理之柔性事务SEATA
# ShardingSphere详解 - 事务实现原理之柔性事务SEATA
Apache ShardingSphere 集成了 SEATA 作为柔性事务的使用方案,本文主要介绍其实现原理; 这篇文章主要转载自ShardingSphere官方在新窗口打开网站(V5.1.0版本)。@pdai
# Seata柔性事务
Apache ShardingSphere 集成了 SEATA 作为柔性事务的使用方案。
柔性事务
柔性事务在 2008 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被最早提到, 它提倡采用最终一致性放宽对强一致性的要求,以达到事务处理并发度的提升。
TCC 和 Saga 是两种常见实现方案。 他们主张开发者自行实现对数据库的反向操作,来达到数据在回滚时仍能够保证最终一致性。 SEATA 实现了 SQL 反向操作的自动生成,可以使柔性事务不再必须由开发者介入才能使用。
Seata
Seata是阿里集团和蚂蚁金服联合打造的分布式事务框架,截止到0.5.x版本包含了AT事务和TCC事务。其中AT事务的目标是在微服务架构下,提供增量的事务ACID语意,让用户像使用本地事务一样,使用分布式事务,核心理念同ShardingSphere一脉相承。
Seata AT事务模型
Seata AT事务模型包含TM(事务管理器),RM(资源管理器),TC(事务协调器)。其中TC是一个独立的服务需要单独部署,TM和RM以jar包的方式同业务应用部署在一起,它们同TC建立长连接,在整个事务生命周期内,保持RPC通信。 其中全局事务的发起方作为TM,全局事务的参与者作为RM ; TM负责全局事务的begin和commit/rollback,RM负责分支事务的执行结果上报,并且通过TC的协调进行commit/rollback。

# 实现原理
整合 Seata AT 事务时,需要将 TM,RM 和 TC 的模型融入 Apache ShardingSphere 的分布式事务生态中。 在数据库资源上,Seata 通过对接 DataSource 接口,让 JDBC 操作可以同 TC 进行远程通信。 同样,Apache ShardingSphere 也是面向 DataSource 接口,对用户配置的数据源进行聚合。 因此,将 DataSource 封装为 基于Seata 的 DataSource 后,就可以将 Seata AT 事务融入到 Apache ShardingSphere的分片生态中。

# 引擎初始化
包含 Seata 柔性事务的应用启动时,用户配置的数据源会根据 seata.conf 的配置,适配为 Seata 事务所需的 DataSourceProxy,并且注册至 RM 中。
# 开启全局事务
TM 控制全局事务的边界,TM 通过向 TC 发送 Begin 指令,获取全局事务 ID,所有分支事务通过此全局事务 ID,参与到全局事务中;全局事务 ID 的上下文存放在当前线程变量中。
# 执行真实分片SQL
处于 Seata 全局事务中的分片 SQL 通过 RM 生成 undo 快照,并且发送 participate 指令至 TC,加入到全局事务中。 由于 Apache ShardingSphere 的分片物理 SQL 采取多线程方式执行,因此整合 Seata AT 事务时,需要在主线程和子线程间进行全局事务 ID 的上下文传递。
# 提交或回滚事务
提交 Seata 事务时,TM 会向 TC 发送全局事务的提交或回滚指令,TC 根据全局事务 ID 协调所有分支事务进行提交或回滚。